他是全面抗战运行后为国舍弃的第一位师长;他在长城喜峰口以大刀夜袭威震敌寇;他与敌东谈主在南苑舍命拼杀,斗胆丧胆,用生命保卫国土。他,即是赵登禹。
1933年3月11昼夜,赵登禹带伤带领将士,登山渡海,在火力掩护下突袭日军。将士们抽出红缨大刀斗胆杀敌,蹂躏敌炮18门,获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初次大捷,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。自此,“大刀队”名震宇宙。
七七事变后,赵登禹率部信守北平城外的南苑,濒临日军狂轰滥炸,亏损惨重仍誓死信守阵脚。1937年7月28日,他罢黜率部后撤时遭日军焦躁,豪壮阵一火,年仅39岁。
如今,以他名字定名的赵登禹路、赵登禹学校等传承着其精神,也激勉着大批中华儿女不时前行。
记者:郝一林 董博涵 冯媛媛 王欢
包装:夏勇 杨震男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